欢迎来到有娃,不惩罚、不娇纵,做和善而坚定的父母!
客服热线 400-009-3012
【鼓励】应对孩子乱弹琴,老师有新招
文稿来源:有娃说 发布时间:2018-04-03 已阅读6081次



今天这条音频呢,我来说说一位叫做梁良的老师,是如何通过鼓励解决了6岁的学生果果乱弹琴的问题的。


我是钢琴老师,果果六岁,是我的学生,他非常古灵精怪。给他上课,我要随时准备和他“斗智斗勇


这天又是上课的日子。


上课前几分钟,他不听我的指挥,弹一些“自创”的旋律,这在我的意料之中。我思考过很多次:他到底在自我陶醉,还是在挑战我的底线?这个过程持续的长短,以及整堂课的质量,取决于我这几分钟内的态度,为此我想过不少办法——有时,我直接打断他:“我们翻到第43页,今天学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。”


我以为我这句话有一定的诱惑力,可结果往往是他像没听见一样,我只好独享“尴尬”。


我也试过更严肃的:把他的手从琴上拽下来,可趁我不注意,他的手又噌的一下又回到琴上,在琴键上搓啊,刮啊。我把他的手再拽下来,他变本加厉;我再拽下来.....这种“交锋”,更让我郁闷。


同时,我也试过温和一些的方式:课前聊聊他感兴趣的话题,或给他讲个小笑话等等,这样上课确实会顺利些,可聊天时间不好把握,所以不是个保险的办法。


我还发过小糖果:不过我知道,学琴不是为了能吃到糖果,这从本质上就不是好方向!




今天我想到了一个新方法:鼓励。


在上课之前,果果在钢琴上随手弹了一串音,不是我们设定的课程内容。以往我会制止他,但今天我没有制止他,而是很客观描述了一下:“嗯,我听着这串音有点像排列好的音阶呢。”

他没有反应,我继续说:“哦,这次的音阶有几个地方还是半音阶呢!”他怔了一下,扬着眉毛转头问我:“老师,是不是有点像《献给爱丽丝》。


哈哈,新办法奏效了。


我睁大眼睛点点头:“中间有几个音阶是有点像哦,后面那几个音也有点像今天我要教的新曲子。”


“是吗?是哪首?”他开始中间翻书。我把手抱在胸前,很淡定地说:“43页!”其实我心里在窃喜——一分钟。一分钟就可以正式进入课程主题。


今天教的“附点音符”,是比较难的结节奏。通过我这样一点点客观描述的鼓励,例如:“附点节奏前面那个音的长度刚刚好”“刚才的4/4拍的重音弹得准确”“这个小节的练习,这次比上次流畅的程度提高了”等等。


居然没到下课时间,果果完成了所有课程内容,而且我们还一起预习了下一次要上的课的内容。


更让我意外的是,下课果果说:“老师,你说附点音符难,我觉得一点也不难呢。”果果妈妈笑着说:“可能是因为今天你比较乖吧。”


我温和的对他说:“那是因为你今天学的过程中,比以往集中精力,这是专心的效果。我知道这不容易,但你做到了!”果果眨着眼睛,脸上泛起了微笑。


回家的路上,我很有成就感。而且想到果果接下来的这个礼拜,会期待着下周课程,我的心里特别舒服。


“正面管教”让我更了解孩子们,也更自信能把握好我的课堂,期待自己成为越来越出色的老师。


孩子学钢琴,对孩子、对家长都是挑战。当孩子觉得没意思、太难的时候,自然会不想学,或者偷懒等,这是人的天性,无可厚非。


因此,家长和老师在这个时候的引导作用格外重要,当孩子畏难、退缩、抵触时,家长除了共情,体谅、理解、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,还可以通过鼓励来引导孩子,渐渐增强孩子自己的内心力量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过程不能搞混表扬和鼓励。鼓励不是表扬。表扬像糖果,可以偶尔使用,但是太多会令人上瘾,导致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创造出现偏差,而鼓励帮助孩子对自己性格的长处和个人能力得到发展和信任。


梁良老师就是通过具体的描述式的鼓励,让果果清楚、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状况,而不是通过空洞的表扬:“哇,你弹的真棒!”让孩子飘飘然。




同时,梁良老师关注了孩子的感觉,而不是大人的感觉。当果果和妈妈都惊讶于学习的效果格外好时,她告诉果果:“那是因为你今天学的过程中,比以往集中精力,这是专心的效果。我知道这不容易,但你做到了!”就是这样,孩子学会了什么是专心,也会渐渐学会:即使我觉得很难,但只要我专心练习,我就能做到。


这就是鼓励带给老师和孩子的惊喜,当你对孩子的行为失望时,不妨多用鼓励,让孩子找到自信